产后子宫收缩疼痛是正常生理现象,由子宫恢复引发,可通过热敷、药物镇痛和适度活动缓解。
1. 热敷缓解
使用40℃左右的热水袋或暖宝宝,敷于下腹部,每次15-20分钟。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注意避免烫伤,间隔1-2小时重复。
2. 药物镇痛
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可短期使用,需遵医嘱。中成药益母草颗粒帮助子宫收缩排淤,减少疼痛持续时间。哺乳期女性用药前需咨询医生。
3. 适度活动
产后24小时后可尝试慢走,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轻柔的腹部按摩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每次5分钟,促进恶露排出。避免久卧,防止血液淤积加重疼痛。
4. 调整哺乳姿势
母乳喂养时,婴儿吸吮刺激催产素分泌,可能加剧宫缩痛。采用侧卧或半坐姿势,减少腹部压力。哺乳后饮用温水,放松身体。
5. 心理放松
疼痛敏感度与焦虑相关,可通过深呼吸练习缓解。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循环5-10次。听轻音乐或冥想也有助于转移注意力。
产后宫缩痛通常持续3-7天,若伴随发热、恶露异味或剧痛不止,需立即就医排除感染或残留物风险。保持充足休息,疼痛多数可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