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石板路,悠悠长生巷。轻抚古老石墙的痕迹,生怕揉碎古镇的酣梦;脚踮历经风霜的青石路,难以承载历史的厚重。青瓦、木墙、飞檐,风姿犹存;熬面、盐水鹅、老街馄饨,飘香依旧。邵伯,因古镇而立,古镇,依邵伯而存。掬一捧潺潺的碧波,听一曲深巷的琴音。古镇的味道,沉淀出了大碗茶的苦涩,夕阳下,深巷中,那倚门而坐的老人,用一生在品味。
邵 伯 简 介
邵伯镇,又名叫“甘棠”因当年广为植株的古甘棠;也称为“邵伯埭”,邵伯镇名的由来是因东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于此筑埭造福于民而得名,百姓把谢安比作西周时的召公,为纪念谢安改原地名步邱为邵伯。这是个具有1600多年历史的古镇,处处都散发着浓郁的“历史的芳香”。
邵伯古镇区域优势十分明显,东临京沪高速公路,南卧扬粟高速和宁启铁路,西傍京杭大运河,老淮江公路贯穿全境,是镶嵌在长江运河边上的一颗明珠,正是因为这一特殊的地理优势成为江苏油田的发源地,同时也促成了古镇的飞速发展。
油 田 记 忆
1975年3月11日,石油化学工业部与中共江苏省委商定,为加速江苏地区的石油勘探开发,决定利用邵伯的地理优势组建江苏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指挥部,开发一方资源,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就这样邵伯古镇与江苏油田结下了不解之缘。
曾经的局机关大楼,不知你是否还记得。
苏浙皖石油会战指挥部成立后的第一次资料会战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你是否也曾驻足观看过原来局机关大楼前的喷水池?
你是否也曾三五成群、赶着时间点来这里打开水?
你又是否也曾在这里放声高歌?
作为曾经的局机关所在地,邵伯各处还散布着很多其它的油田单位。当年的油田医院大楼看着是如此的高大上。
当年紫京饭店门口的大酒瓶,不知道你是否还有印象?
当年在邵伯党校进修的日子,不知道你是否还会时常想起?
当年供应小区内满墙的爬山虎现在依然生机勃勃。
当年在油建小区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的日子早已成了过去式。
小区内已经褪色的标语,在静静地述说着当年的故事。
这栋斑驳的老旧小楼,是原来水电讯处楼。还记得当年全油田流行跳舞的时候,每天都能听到从位于三楼的舞厅中传出的醉人的音乐声。
穿过水电小区内的主路就来到了育才小学。很多年前,育才小学搬到了大河东,教学楼也就变成了油田一中的宿舍,随着一中被拆除,这栋楼现在也已经被废弃。
曾经因为在楼梯、走廊奔跑打闹而被老师责骂的同学们,你们还好吗?
小学毕业后,这条小路是很多人每天去油田一中上学的必经之路。
曾经和朋友一起嬉笑打闹的日子已经随风而去,曾经和老师斗嘴争气的记忆已经逐渐模糊,曾经在操场旁的看台上默默为他加油的时光已无法挽回……
如今,油田一中早已不复存在,埋没在历史的长流里,留下的只有回忆。
回忆的碎片点点滴滴,离愁的思恋芸芸不断。多少的思恋无法诉说,忘却的时光已无法珍惜。如今,只能从煎饼摊的招牌上找到母校留存的痕迹。
这家煎饼摊的对面,就是彩虹桥。她将油建水电与大河东连在了一起。闷热的夏日夜晚,桥上总是挤满了自带小板凳纳凉的油田人。
当年大河东的喷泉广场,每当喷水时,小伙伴们总是不顾淋湿的风险一拥向前。居民们吃过晚饭,都喜欢在这里聊天散步,这里是大河东晚上最热闹的地方。
运输大院是我的家,院子里的一草一木我都是如此的熟悉,这是一个值得我用一生为之奋斗的地方。
我的母校运输小学,现在也早已不复存在。曾经为我辅导的王老师,不知道您现在是否安好。
油田曾经的运油船队,为江苏油田原油外销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你可知道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油田的搬迁,船员们可是下过功夫的哦,此情此景不禁想起了一首歌来:“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飞驰的骏马像疾风一样 ……”。
你可知道油田船队的船来自哪里么?苏油制造。曾经的运输造船厂儿时的乐园,那时候和小伙伴们钓鱼摸虾全是在那边,不过现在回头想想咱们大油田还是蛮厉害的,不仅油井打的好,而且船还造的漂亮。真是,厉害了word油田哥。
现如今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苏油运输处早已是今非昔比的了。
时代的发展必将促进老事物的淘汰
老事物最终成为历史
这就是规律。
古 镇 美 景
甫一进入邵伯老街,就见路边立有一块石碑,上书《甘棠条石街记》,记录了这条石老街的前世今生。
这条建于康熙年间的古街,南北走向与运河平行,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条石街宽不足2.5米,全长1500公尺,全由整块的青条石铺就,中间交叉横排,下有砖砌水下道,两旁为竖条石,设有阴中和地沟。它是邵伯的一张名片,有不少的电影,电视剧到此拍摄,是不可多得的影视基地。
老街里现在还住着约400户人家,年轻人大多搬迁到了邵伯新区和外地居住了。留下的那些老人,割舍不了对旧居的情结,依旧守着老街过着安逸平静的生活。
很多老宅多年无人居住,早已破落不堪,“为人民服务”、“割资本主义尾巴”之类的标语,依然随处可见。
老街的古巷众多,房屋大多保持着原态。在这里,房屋就是有些适当的破败,那也是一种历史沧桑的美。
百年老店“章源兴秤店”第四代传人章小泉,今年已60多岁了,一直守护着这十多平米见方的店铺。
他一边打磨着秤杆,一边说:“大权在握两钮关心,轻重得益一丝不苟。小小的秤里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呢。”
沿着条石街,路过正在修葺的范氏古宅。屋檐上的雕梁画栋,显示出这里曾经住着的是一户显赫一时的大户人家。
长生巷、油店巷、馆驿前……一条条窄窄错综的小巷静静的分布在条石老街旁。无意间抬头,能看到墙头上的一株枯黄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随风摇曳。那种古朴感,把历史沉甸甸地摆在那里。到了夕阳西斜的时间,半墙金色半墙灰的巷弄里,不免多了三分韵味,七分苍桑。
可别以为老街上只有灰墙青瓦的古建筑,上面这座即将拆除的破落的建筑物,在当年,可是邵伯古镇上最热闹的场所——邵伯影剧院。在那个缺少文化娱乐的年代,能坐在电影院里,观看一部新电影,那叫一个美!每当这时,老街上便人山人海,笑语喧哗,涌动的人流简直要将老街堵塞。
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进邵伯影剧院。邵伯影剧院给油田子弟留下了美好回忆的少年时代,可又有谁知道她的时间永远定格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2011年!
这是影剧院1985年的《新方世玉》电影放映的调查表和拆账单,上面填写的是那么的仔细认真,再看一看我们今天的小班报表,自己都感到汗颜。
走出影剧院,出门向东在第一个巷子口向南50米,就来到了邵伯巡检司,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廉政教育基地了。
门口的这株古甘棠古树,高近20米,当季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学名“君迁子”,树龄七百余年。相传此树夏日开黄花,花形似桂。有三奇——第一奇:无风自动;第二奇:华而不实;第三奇:先开后合,是著名的甘棠八景之一。
沿着条石街北上,便是邵伯大马头,这“大马头”三个字,据说为乾隆所题。它与镇江的“小码头”和扬州的“御码头”同为一个皇帝提名的江南三大码头。素有“镇江小马头,邵伯大马头”的美称。
大马头为中国大运河遗产点之一。
曾经运河桨声欢动、帆樯林立的兴旺景象......
如今只留下这寂寞、破旧的码头,向人们诉说着往昔的兴衰......
走在老街悠远深长的青石板小巷中,心也会柔软起来……踏着青石板,寻着古镇的平静舒坦,找着古镇的韵律风情,感受着古镇的风情万种,触摸着古镇的沧桑痕迹,不禁感慨万千!
沿着大马头的堤岸一路向北就来了斗野亭。
始建于宋朝的斗野亭,历史上几度兴废,2001年政府重新修建斗野亭。亭内集宋代书法家的墨宝字迹,镌诗碑于壁。新建的斗野亭,气势雄伟,周围景色绝美。置身斗野亭上,面对湖水,其乐何及?
邵伯的铁牛可是大大有名。这铁牛长1.98米,高1.10米,重两吨。铸工精细,造型生动,横卧在基座上。史载:清朝康熙年间,淮河大水,邵伯决堤水深13米,百姓受灾严重。于是,朝廷在淮河下游至入江处共设置了十二只动物,即“九牛二虎一只鸡”。分别安放于水势要冲,以祁镇水安澜。同时,亦作为水位测定之标识——通过水位上涨到动物脚、身、颈等不同位置,判断出是否会发生水患。
朱自清先生五岁时,随父由迁居邵伯镇,他在《我是扬州人》一文中回忆:“在邵伯住了差不多两年,是住在万寿宫里,院子很大,门口就是运河......铁牛湾那儿有条铁牛镇压着。我常去骑它、抚摸它......”
后来邵伯铁牛被搬到了现邵伯巡检司那株700年的甘棠树对面,自幼在邵伯长大的我,也有幸骑过、摸过朱自清先生心心念念的铁牛。如今,铁牛又被搬到了斗野亭。
顺着铁牛的视线,一望无际的邵伯湖波光粼粼,若是在黄昏时节,必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
从斗野园走出,继续沿着堤岸走不了多远,就来到了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解放战争时期,在邵伯曾发生过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中的第六战——邵伯保卫战。
1946年8月23日至26日,华中野战军在邵伯地区抗击从扬州坐船渡湖来犯的蒋军队伍,并取得胜利。此战,毙伤*军2000余人,华中野战军伤亡1000余人。
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内有纪念碑、烈士墓、邵伯保卫战历史陈列馆。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继续向南,走到条石街的尽头,一汪水连着一座寺庙,在邵伯老街的南端。寺庙旁居士居住的院子门前的对联:
涤尽世情山常瘦,
佛性空时火亦寒。
什么时候,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写的这副对联,早已无从知晓。看破红尘,高大的山,也会变小;悟出佛的道理,心中就会多一份淡泊、宁静。这也许就是对联要“表白”的道理,也正是小镇居民的生活理念。
附近还有一处独栋亲水小楼,远看像是个公园里的茶楼一般。要不是这块挂在墙上的安全禁令提示牌,哪里能看的出这是供应邵伯和真武两个基地上万人用水的油田水厂取水站呢!
望眼运河上,可见一道长虹横跨两岸,这可是名副其实的“邵伯桥”了,走过这座桥,里面便是邵伯船闸。邵伯船闸现分为一、二、三号,它们呈南北方向互相平行,全年24小时昼夜运行。
“三十六陂帆落尽,只留一片好湖光”,微风轻拂,梦醒了,沿着河边的青石板,不难发现岁月的印迹在哪儿都能找到。
邵伯湖北接高邮湖,汜光湖,白马湖,河水清澈,粼光闪耀,一路欢歌。在邵伯船闸高处,天气若好,肉眼即可远眺凤凰岛。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色中的邵伯船闸又是一番风景。吃过晚饭的人们,三五成群的前往邵伯船闸散步、聊天、赏景,怡然自得。
儿时最喜欢看船闸开闸了。当凑足一闸轮船,依次排好了队,便开始放水。顿时,湖两岸的两台大型液压机同时开始工作,一刹那,邵伯湖似乎从温顺的小羊变成了凶狠的恶狼。水面波涛滚滚,无数气泡爆裂,漩涡纷纷在水中呈现,它们在闸门边产生了一朵又一朵浑黄色的巨型牡丹花!水声震耳欲聋,场面壮观得令人心惊胆战,简直是惊涛骇浪了。放完水后,水面又归于平静。
走出船闸,天色已黑,家家户户开始做饭,门缝中不仅透出了明亮的灯光,还透出了诱人的酱油味儿,炸鱼味儿,炖肉味儿……与小巷深处母亲召唤孩子回来吃饭的叫喊声混合着飘散在古镇的街道中,让人饥肠辘辘、食欲大开,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小镇的美食来。
小 镇 美 食
邵伯的菱角
邵伯菱角最出风头的年代,要数清末时期。那时,邵伯菱角被人们当作鲜果,批发店多达10多家。南京、上海等地的经销商都来收购。
近年来,邵伯菱角与宝应荷藕、高邮双黄蛋,一起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名单”,成为著名的“运河三宝”。
邵伯的馄饨
邵伯(甘棠)古镇虽然没有都市的繁华,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清朝馄饨而让小镇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到这里吃馄饨要赶时间,早晨七点到九点,下午一般两点开始,若去得早了便只能坐等,若去得晚了,可就没口福了。
一阵鲜香飘来,馄饨已端到面前,令人垂涎欲滴,直咽口水。馄饨像花朵般诱人,飘逸在汤水之中。馄饨的皮薄如纸,馅香如花,使人飘飘然。
邵伯的龙虾
6月到8月小龙虾最好的时段,周末尤其是晚上,美食街会被车挤满。吃得圆满了,美食街后面就是大运河,前面就是老街的石板路,谈不上观光,随便走走消食即可,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洋溢出满足的微笑。
邵伯的熬面
熬面原出于小纪,配料选用猪腰、猪肝、鲜虾、鸡肉、鳝鱼丝、蟹黄肉等,另据季节辅以笋片、小青菜、茭白片、菠菜等,配料甚是繁复。到了邵伯,熬面得以改良,配料只加笋片,硝肉,木耳,青菜,虾仁,功夫全在那一锅汤。勇子熬面是邵伯熬面的代表,其汤味浓,其面筋道,其料鲜美,一碗端上,大快朵颐,面吃完不算,还要把汤喝完,这才心满意足。
邵伯的老鹅
说起邵伯的卤味不得不提丁记熟食,镇上的食客宴请朋友时总爱买上一些盐水鹅,临到朋友品尝前必自豪且自信地介绍道:“丁记的!”。丁记招牌简直就是品质保证了。丁记的手艺已经传了几代人,几代人的心血都凝聚在那一锅老卤汁里。几代人的心血,才能让丁记老鹅能在老鹅市场里站稳脚跟打响名号。
邵伯的香肠
邵伯的另一家老店 老陆香肠,是邵伯卤味的另外一张名片。邵伯香肠以其肉嫩、味鲜、不油腻而远近闻名。邵伯大小近百家香肠加工点,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有人排队加工,口味最纯正的还要数老陆家。有着几十年香肠制作经验的老陆香肠,专门注册了“老陆”商标。老陆家中传承了4代的灌香肠手艺,可是让十里八乡赞不绝口的“绝活”。到了年关岁末,许多“吃货”都专门到老陆家中要求购买他家的香肠。还有人来买香肠带到美国、日本等国家。
邵伯古镇,历经沧桑,传承了江南水乡文化底蕴,来人赞叹不已,宁静、古朴、安详、清丽。伴着小桥,伴着流水,伴着小桥流水边的人家,古镇显得神秘而灵秀。
每闭上双眼。眼前定掠过一幅幅图画,景美、人美、水美,经历了1600多年历史的沉淀,古镇已在沧桑里成为过眼烟云,缓缓流淌在红尘深处,不惊,不扰。寂静喜欢,默然相爱!
END
编辑: 曹阳 照片提供:校伟 小徐
小编:曹阳 宋志哲
本期编辑:潘月斌
更多精彩内容
《人民的名义》没看够?来江苏油田看《上产的名义》
局长发话了:勘探要有大视野、大格局……
机会来了 ▏“劳动美?我眼中的能工巧匠”征稿有大奖
油区小镇系列③——撮镇,一段*难忘的岁月
江苏石油勘探局社会保险中心(再就业服务中心)招聘启事
你们关心的问题就是我的事!——局长给我们的微信留言了
小编每天也很辛苦哒,若是觉得不错,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