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用得好,可以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用不好,就可能掉进自己挖的坑里了......
前几天,科大大的亲戚们围坐在一起,开启了吐槽娃的模式:
“女儿很贴心地给我捶背,我就打赏了她10块钱,从那以后,她都不忘向我伸手要小费,不给钱就凑活干......”
“儿子喜欢画画,爷爷平时会拿小汽车来奖励,渐渐地,儿子开始关心起奖励来,家里的小汽车都能办个车展了......”
好心的奖励,怎么就让孩子的行为跑偏了?到底什么样的奖励才是正确的?今天,科大大就来捋一捋,宝爸妈们完全可以照着做起来
~
过度奖励,2大危害要知道!
① 孩子的“胃口”会越撑越大
我们经常会用奖励的手段来*孩子,为什么?因为效果立竿见影,操作简单粗暴!
可这样会让孩子越来越“适应”奖励:有奖励的时候,会铆足了劲,像打了鸡血一样;没奖励的时候,提不起劲来,像泄了气的皮球......
甚至原来自己可以做的事,如刷牙、吃饭,也得有个“甜头”才愿意配合......
② 削弱孩子获得快乐的能力
当我们完成大脑的预设目标时,大脑会加速分泌“快乐素”,我们就会获得喜悦和满足感。
外部奖励会使大脑的预设目标发生变化:从完成刷牙、乖乖洗手、独立吃饭等事情,转移到获得“棒棒糖”“可爱多”等各种奖励。
这样一来,如果下次没拿到点好处,孩子可能就不会很好地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
看到这里,相信有些宝爸妈就会火大:孩子有了好行为,我们还不能奖励了?
当然不是!就像大人,适当的奖励会让我们工作更有干劲!对于孩子,要警惕“德西效应”!
警惕“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召集了一些学生来解答有趣的智力题:
第一阶段,所有的学生都没有奖励;
第二阶段,他把学生们分为两组,一组学生每解答一道难题,就会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另一组仍没有奖励;
第三阶段,是无奖自由活动时间,两组可以自主选择是否继续答题。
实验结果发现,在无奖自由活动时间,得过奖励的学生,答题兴趣明显降低;而没有得过奖励的学生,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解题。
后来,很多相关的实验得出结论:
当孩子对一件事感兴趣(内在动力)时,如果不断奖励(外在动力),不仅不会强化,还可能会破坏孩子的兴趣,这就是“德西效应”。
那么,什么样的奖励才是正确的?
正确使用奖励,效果翻倍!
① 说清楚
不断强化好行为将可能带给他的好处:
“你好好收拾玩具,下次再想玩的时候,马上就能找到了!”
“你看,玩游戏的空间变大了,可以请小朋友到家里玩了!”
在《妈妈是超人》里,女儿咘咘挑食严重,不爱吃蔬菜,贾静雯没有拿出零食,而是耐心地跟她讲吃菜菜的好处:长高高、变漂亮。
为了让女儿咘咘吃蔬菜,贾静雯使出浑身解数
对于小宝宝,这个好处最好是即时的、有必然联系的:
当孩子不想去洗澡,这时,如果说“你现在去洗澡,明天就奖励你一个可爱多”,“去洗澡”和“吃可爱多”,就没有必然联系了。
而如果换成“你现在去洗澡,然后我们会有更多的看书时间,今晚还可能多看一个故事呢”,可以帮助他更好地强化好行为。
② 多鼓励
孩子最需要的,始终是大人的肯定。
比如,他能用勺子吃饭了,这件事本身就能带给他成就感,这时,大人再用一些口头鼓励,他是有动力做得更好。
③ 给他惊喜
送上惊喜,也可以强化孩子的好行为。
如果孩子最近很努力,可以奖励他高质量的陪伴:晚上多读一个睡前故事、白天多玩一遍他喜欢的游戏、周末去他想去的地方等;
偶尔的物质奖励,如布娃娃、玩具车,这也是可以的。但要记住:
奖励要和眼前的事情分开,且只能是一种*手段。拿捏不好标准的,建议慎用,如果用了,就要注意频率。
叨叨叨:
一个方法好还是坏,因人而异。
在奖励孩子上,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太过强调物质奖励,因为可能会伤害到他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