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以补充铁剂和调整饮食为主,同时需查找并纠正导致缺铁的原因。铁剂补充是核心治疗手段,饮食调整可辅助改善铁吸收,严重者需考虑静脉补铁或输血。
1.铁剂补充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是常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避免过量导致副作用。铁剂服用期间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建议饭后服用,必要时可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对于口服铁剂不耐受或吸收障碍者,可考虑静脉注射铁剂,如蔗糖铁、右旋糖酐铁,需在医疗机构进行。
2.饮食调整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措施。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如红肉、动物肝脏、血制品等动物性食物,以及菠菜、黑木耳、红枣等植物性食物。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番茄,有助于提高铁的吸收率。减少咖啡、浓茶等含鞣酸饮品的摄入,避免抑制铁吸收。
3.查找并纠正缺铁原因是治疗的关键。女性需排查月经过多、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消化道出血、痔疮、胃溃疡等疾病可能导致慢性失血;长期素食、偏食等饮食习惯也可能导致铁摄入不足。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治疗原发病、调整饮食结构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铁问题。
4.严重贫血者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输血治疗。当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出现明显缺氧症状时,需考虑输血以快速纠正贫血状态。输血后仍需继续铁剂治疗,以补充体内铁储备。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确保安全有效。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需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直至铁储备恢复正常。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复发。对于慢性疾病或特殊生理状态导致的缺铁性贫血,需持续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