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打开亲子之间有效沟通的通路?如何保持通路畅通无阻?如果你已经认真地读了前面七章,相信你已经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理念和方法,但是有一点是必须单独提及的,那就是让孩子感觉到你是爱他的、你是有趣的、你是善于鼓励的,同时还是宽容的。这些就是沟通通路畅通无阻的关键所在。
1)感觉到爱
为什么说是“感觉到爱”而没有单纯说“爱”是沟通无阻的关键呢?因为一方付出爱不等于另一方就能够感觉得到。我们在第五章中分析了爱的八大误区,父母们应该已经明白,纵使你一直在为孩子奉献你的爱心,孩子却不一定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为什么还有孩子离家出走?就是因为感觉不到爱。因此,父母的爱要让孩子感觉到才起作用。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比较含蓄,不习惯直接表示,往往就会引起误解。包括夫妻关系都一样,本来很相爱,因为不善于表达,彼此间常常感受不到对方的情意,产生某些误解。对待孩子也是如此,如果你不会表达你的情感,很有可能使你的孩子误认为你不爱他。很少听到我们的父母对孩子说一句“我爱你”或“我喜欢你”之类的话,甚至于孩子问妈妈:“你最喜欢谁?”妈妈都不肯承认说最喜欢儿子,这使孩子非常失望。
父母哪能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只是表达方式有时候让孩子无法理解。孩子可以从父母为他做他最喜欢吃的饭菜,在他生病的时候不顾自己劳累背着去医院等事情上判断父母是否爱自己。但是,父母有时候由于心急就骂孩子打孩子,孩子的内心受到伤害,就会对父母的爱产生怀疑。
与西方国家的父母相比,中国的家长不太习惯通过身体的接触,如拥抱或亲吻来表达对孩子或成年子女的关心。中国父母很少亲吻刚放学回来的孩子,或者拥抱周末回家吃饭的已成年子女。
有些父母可能觉得这么做没有必要,或者出于忸怩心理不好意思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爱”是一个最简单有时却又是最难说出口的字,但一旦你说出来,就会发现,它具有无比巨大的力量。我们应该明白,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只是需要食物营养,还需要精神营养,需要爱抚、关怀、尊重、体贴等。孩子长期远离父母,或者长时间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会产生一种情感上的饥渴。父母的拥抱、抚摸、亲吻和爱的话语对孩子健康成长非常有意义。
我记得我第一次被人拥抱是15岁,我去大姐家。大姐有4个孩子,工作又非常忙。我看到她们家的被单和床单都该洗了,就趁她们都不在家的时候,用她们家的大木盆和木头洗衣板把这些被单和床单都洗了。
晚上大姐回来,惊喜地发现我洗了那么多东西,又是高兴又是心疼我,就拥抱了我。我第一次感觉到被拥抱的滋味,非常美好,感觉到大姐是如此的爱我!心疼我!至今记忆犹新。
许多家长在听完我们的培训课后,回到家里就试着按我说的去做。他们后来告诉我,没想到爱抚和拥抱竞有那么大的力量,孩子非常开心兴奋,主动和父母聊起自己的事情,说了很多平时根本不会对父母说的心里话。可见,如果我们父母能够常常给予孩子一些抚摸拥抱之类的关怀动作,相信孩子对你会更加信赖,对于和孩子交流肯定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2)幽默风趣
幽默的人一般都不至于出现沟通问题,而不注重语言艺术的人,就常常和别人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一位将军到前线去视察,晚上没什么事了,将军就和一个小战士下象棋。小战士个子很高但是很瘦,将军个子矮小又很胖。将军态度和蔼可亲,又善于鼓励,小战士特别兴奋,一高兴就脱口而出说了一句:“今天一定要和你比个高低!”说完马上想起来将军个子矮,自己个子高,将军会不会误解自己呀。他非常后悔,忐忑不安。这时将军微笑着说了一句话,把事情给化解了。他说:“那要看怎么比了,如果站着比,我比不过你,要是躺着比我可比你高多了。”然后还用手摸摸自己的将军肚。
将军风趣的话一下子就消除了小战士的顾虑,可见语言艺术在谈话中多么重要。
我在给家长举办的讲座上问过家长一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对不对?有答对的,有答不对的。
我相信这句话有20多年了。记得那是在我15岁的时候,那时非常喜欢收集警句格言,把这句话写在日记本上。后来我发现,本着“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原则对待别人,虽然出于好意,却使人际关系恶化,因为太直言快语了,常常是伤了人家自己还不知道。比如我们生病服用的药,都被胶囊套上或者用糖衣包上了,可见“利于病”的良药并不一定要“苦口”。我也是喜欢吃带糖衣的药片,同样我也喜欢听顺耳的“忠言”,不喜欢听逆耳的话。既能说出“忠言”,又使别人乐于接受,岂不更好?因此,我告诉家长,如今要考虑的是:良药如何不苦口?忠言如何不逆耳?
幽默风趣的家长会给家庭带来轻松活跃的气氛,在常常洋溢着笑声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大都开朗活泼,善于与人沟通。他们会把父母当做自己的大朋友,对父母敞开心扉,毫无畏惧和顾虑。在未来的人生中,他们将更富有爱心、更乐观地看待生活,为身边的人送去更多的笑容。你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吗?
3)肯定鼓励
肯定、表扬、鼓励是孩子最期望从成人世界获得的东西,他们甚至以此作为自己能力的证明。我们有些父母总是担心孩子会骄傲,所以很少肯定、表扬、鼓励孩子。这些父母不知道,当孩子得到肯定、表扬和鼓励时,不但能够产生自信心,还能够充分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
下边是美国一所普通小学的一堂阅读课,相信这堂课会为你今后与孩子沟通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人?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
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别人的孩子。
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看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儿)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
这堂课之所以在孩子们的欢呼雀跃中结束,不只是因为孩子们的天真聪慧,更多的是因为老师高超的授课技巧。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孩子们去思索,唤起了他们的兴趣,提升了他们回答的热情,使得孩子们快乐兴奋,思维更加敏捷。而且老师不断地肯定和鼓励孩子,尤其是他最后一句话:“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这样的话对孩子是莫大的鼓舞,孩子们在这堂课上不只是学习了文化知识,还学会了向权威挑战——给作家挑错。多棒啊!
因此,与孩子沟通通路无阻的关键之一是成人的引导和鼓励。关键在成人!不在孩子!
4)宽容接纳
许多父母对孩子抱有“求全”的心理,不能容忍孩子犯错误,孩子一旦出错就更加严厉。在他们眼中孩子身上处处都是毛病,不严格管教还得了?可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孩子的冷漠、自我封闭、消极抵抗甚至公然反叛。我们先看一个孩子的话:
我的家庭给我带来了无限压力,爸爸妈妈虽然很少在家,可是只要在,就把一年没给我的教导全说出来,让我很不舒服。可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只知道对我脸上吐口水,说的不过是些再迂腐不过的话,真佩服他们会翻版了十几年。我一般都不会插嘴,任他们怎么说。在家里,我甚至不愿意说话,总是沉默寡言。我也不爱回家,真的,别人都兴高采烈地盼望放假,可我不愿意。我真希望留在学校多吸几口自由的空气,可是假还是要放,我只好拖着沉重的身体,在实在不能不在回家的时间回去。我想有一天,我会被逼出病来的。
现在,我被爸爸弄得头皮都“炸”了,原因很简单——成绩又下降了。
我的成绩似乎一直都在降,不知道为什么。当然,爸爸气得只差杀了我。可我很安静,任他在旁边大喊大叫。
于是,我被软禁了起来。爸爸阻止了我与外界的任何联系,甚至不让我踏出家门半步。我也气,觉得自己没了自由,连属于自己的唯一的东西都丢了,我还能干什么?于是我叛逆,他要*什么我偏不,就要唱反调。
现在时刻是12月23日凌晨6:30,我是被爸爸拉下床的。真的连睡觉时间也不属于我了?!我真气,于是不想读书,(以现在这种心情能读得进吗?)趴在桌前,写“自由”。天!我突然发现:我的自由离我好远!我都快要窒息了!我喊着:“自由不要跑呀!回来呀,回到我身边!”可是它不听我的,越跑越远……
我有时真想对爸爸大叫:不要说了!!可我不敢,我对自己没信心,我怕自己根本就说服不了他。可是我要我的自由呀!我不能让它越来越远呀!可是……
父母这种方法孩子不但学习没有上去,心理还会出问题。
家庭是教会孩子做人、生活、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于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无论孩子怎样,都是父母培养的结果。欣赏优点,包容缺憾,允许孩子有缺点和不完美,是每一个父母都应做到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家长、老师、伟人都有缺点,何况我们的孩子。父母百分之百地接受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孩子不一定会照父母说的去做,但他们一定会照着父母做的去做。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要首先做到,否则就没有资格挑孩子的毛病。在指责孩子之前,先想一想,换了自己又会如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自己都无法做到的事,更不能强求孩子,不要把孩子当成实验品或替自己还愿的工具。
“人无完人”,尤其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必然会犯各种大大小小的错误,这就需要父母以一颗宽厚包容的心去理解和接纳。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宽容接纳你的孩子!宽容他们的错误,接纳他们的不成熟。用宽广博大的爱抚慰他们的心灵,这具有任何说教和惩罚都不具备的力量。
《圣经·哥林多前书》中有一段话,是对爱的最好诠释:“……凡事包含,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只有永不止息的爱才能化为永不止息的动力,推动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