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人100快餐微信电话上门上门500元4个小时学生一晚上

9790 97 0

 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年轻人的社交态度也在不断地演变与变化,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社交媒体仍然是最重要的社交工具之一。

  与此同时,年轻一代更加注重自我管理,对于社交媒体的使用也更为谨慎和理性,他们开始意识到社交媒体上的虚假信息和过度广告对于他们的影响,因此会更加有意识地保持自己的社交状态。

  社交半径被压缩年轻人陷入交友困境

  在现实生活中,完成一次指纹支付或许只需要1秒钟,而想要找到一个谈得来的同好,却似乎成了一件难如登天的事。

  社交平台Soul App发布的《2023年轻人社交态度报告》显示,年轻人平均拥有2.5个好友。其中,近六成年轻人知心好友不足2个,拥有3个以上好友的人占比42.47%,还有12.04%的人在现阶段并未遇到知心好友。

  快节奏的生活、被压缩的社交半径,在这个人均社恐的时代,年轻人陷入交友困境。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年轻人觉得现实中认识新朋友困难。且相比文化娱乐更为丰富的一线城市,身处三四线城市中的年轻人这种感受更加强烈。

  现实生活中交友难之所以成为一种“通病”,背后原因多样。其中,超七成年轻人将矛头指向社交圈子固化,此外,不善社交、线下社交有压力,以及参与线下社交时间和经济成本高也是导致交友难的两大“病因”。

  现实难以满足交友需求,年轻人开始探索更多方式实现拓圈。数据显示,66.49%的年轻人选择通过社交App认识新朋友,这意味着,“线上社交”已经成为年轻人连接好友的主要通路之一。

  玩社交App有压力?00后扛起“社交自由”大旗

  虽然社交软件让磁场相似的年轻人更容易遇到彼此,但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谈“社交App”色变,既不希望在网络这层面具下对方知道“我是谁”,又不希望身边认识的人知道“我在玩什么”。似乎在很多人心中,玩社交App早就被划入“羞耻行为”行列。

  调查显示,在使用社交软件时,有65.13%年轻人对于别人知道自己玩社交软件并不在意,但还有26.51%的年轻人会感觉“有点羞耻”。

  “社交羞耻感”依旧存在,并且在不同群体中也有差异。“如何看待玩社交软件的女生”一度成为热议话题,女性似乎更容易被贴上偏见的标签。报告数据显示,相比男性,女性在玩社交App时更容易产生羞耻感,占比达28.1%。

  不止性别,社交羞耻感的差异还体现在职业上。法律从业者、零售从业者、金融从业者是最容易产生顾虑的职业TOP3。社交自由于他们而言,似乎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实际上,报告中也呈现了向好的趋势。个人主观感受之外,使用社交软件的人,在他人眼里到底是什么形象?数据显示,多数人持正面看法,66.14%的年轻人认为这是每个人的自由。另外,年龄越小,对线上社交的态度越开放,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00后,正扛起“社交自由”的大旗。

  这表明,外界对于社交软件的态度是开放的,年轻人不应囿于“社交偏见”而给自己设限。放下心中的“牢笼”,可以拥抱更大的世界。

  社交目的围绕“兴趣”“智性魅力”是最佳吸引力

  羞耻感的产生,大多源于对社交平台的误解迟迟未被破除。

  有一种声音是,玩社交的人多抱着不纯洁的目的。但事实是,年轻人的社交普遍围绕“兴趣”展开,约八成的年轻人选择使用兴趣社交App。在使用此类社交产品时,62.99%是认识兴趣相同的朋友,分享生活的有62.13%,抒*绪的有58.47%;谈恋爱则没那么重要,只占36.72%。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通过展现真我交到“赛博好友”所提供的情绪价值愈发重要,他们期待更多的走心互动与情绪共鸣。

  社交平台数据显示,如今社交软件上最受欢迎的用户类型TOP5依次为:生活美食家、运动/旅行爱好者、知识大咖、时尚潮人、职场精英。在实际生活中,在社交软件上“圈粉达人”许多也是现实生活中的“魅力选手”,他们热爱生活,不断点亮技能点,也让线上社交平台成了“大神们”的卧虎藏龙之地。

  “负能量”退退退 年轻人对幽默段子“上头”

  有声音认为,年轻人对现实的不满无处发泄,转而在线上倾倒情绪垃圾。而报告列出了年轻人线上社交的八大“雷区”,其中占首位的就是“抱怨和负能量”,避雷人数超过六成。此外,性别纷争、饭圈拉踩、软文带货、炫富照片、伤感文案、身材照、秀恩爱状态,也都是他们选择避雷的方向。在年轻人看来,在社交软件上找存在感的会被直接略过,输出极端观念引战的更是大可不必。

  社交时,总有一些行为或内容会触碰到年轻人的“警铃”。其中,“性别纷争”是男女双方共同的“高压线”,近六成女性会“绕道走”。另外,女性对饭圈拉踩方面更不愿碰,而男性对炫富照片和秀恩爱状态更在意,大家都希望线上社交是能量加油站,而不是情绪垃圾桶。

  社交内容要么有意思,要么有意义,才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数据显示,在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社交内容TOP5中,不管男女性,都对“心情记录、幽默段子、旅游记录”类内容上头。和传统认知中不同的是,男性比女性更爱心情记录,女性则更对幽默段子感兴趣。不论处在哪个年龄段,年轻人对热点评论类内容的喜爱均高于好物推荐。文/本报记者  陈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