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原本是个有点遥远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由革命者创办的夜间学校。彼时的夜校面向工农群体开放,带有扫盲色彩。
在特殊年代,也曾掀起过全民上夜校的热潮。最为流行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十年动荡收尾,改革开放起步,处处预示着希望。年轻的上班族重燃学习知识、提升文凭的热情,涌入高校创办的“夜大学”。高校扩招后,夜校逐渐沉寂,留在一代人的记忆深处。
今天,夜校的概念被重新翻出,或许有其新的时代因素。
开启这股热潮的,是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火爆到什么程度?在今年秋季班启动报名的当天,65万人同时在线,争抢一万个课程名额。倒计时后,系统瘫痪,所有课程被一抢而空。社交平台上不乏有人加价回收名额。
风口骤起,市场力量也蜂拥而至。10月底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商业性质的夜校活动,通用模式是个体发起人和培训机构合作,商定场地和老师,开班后分成。
夜校提供的课程则五花八门,有常见的艺术和健身类,如手作、非洲鼓、格斗、减脂,也有紧跟潮流的技能和兴趣类——直播、AI、新媒体运营、vlog拍摄、烘焙、塔罗占卜等。
参考上海夜校,大部分课程的单价在50元左右。对于一线城市动辄三五百元的兴趣课市场,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价格。
夜校,火速成为这届年轻人的新晋顶流。
我们找到了几位北京夜校的发起人,也和一些已经体验过夜校课程的朋友聊了聊,想知道浪潮打来,主动跃入其中的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有哪些独特的思考。
下班后,不想回家
11月8日晚上,黎涵在小红书发布了第一条招募夜校学员的帖子,她想到会有人咨询,但没想到会这么火爆。
那是个新开的账号,没有粉丝。在此之前,她已经联系好了几位愿意合作的老师。在标题里,黎涵写道,“啥?包头有夜校啦?!”接着罗列了一些具体的课程,美术、摄影、手工、烘焙……点击发送后,黎涵就睡下了。
第二天醒来,籍籍无名的账号涌进上百条私信,评论区不断有人问,“在哪里”,还有些人直接留言,“想了解”。
黎涵没有小红书运营经验,回复得手忙脚乱。她开了个微信群,贴上二维码。当天,主动扫码进群的超过100人。
黎涵在内蒙古,主业是一家巴西柔术馆的店长和教练,目前同时运营着北京、包头两地的夜校。她热爱交友,身边聚集了不少从事教育行业的朋友。过去几年,黎涵对教育市场一直不太乐观。大背景下,出生率走低,教培行业覆灭,她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做行业寒冬。
这一簇突然燃起的火苗,让她重新看见了成人教育市场,以及背后折射的,城市年轻人的普遍生活状态。
工作原因,黎涵对此也早有感触。两个月前,她在馆内开设了一个女子柔术班,教些基础的防身知识。课程安排在工作日晚上,一般从7点开始,到8点半结束,固定成员10人左右。
课程进展得很顺利。但让她意外的是,这两个月来,每次课后,学员们都不愿意直接回家。
大家讲出了各种理由。一个女孩失恋了,说待在家里容易想起往事;另一个女孩的爸爸要求她10点前必须到家,让她对“回家”变得极其抗拒,不到最后一刻绝不会动身;还有个女孩独自出来工作,陪伴身边的只有一只小猫,不算孤单,却也渴望和人类之间的更多交流。
下课后,没人离开,黎涵就和她们一起点外卖,吃饭唠嗑,或者在办公室看投影,玩桌游。每次的聚会都持续到晚上10点多。相比之下,柔术课反而显得像一个“借口”。
黎涵越发觉得,在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对“家”的感受正在变得复杂。从前,家意味着一个温馨、放松的空间。但如今,“家”的语境里,承载了太多种的情绪。
另一位夜校的发起人胡悦,曾经也有相似的观察。那已经是七年前,胡悦是北京一家央企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同事们5点左右下班,工作强度不大。她察觉到,虽然在大都市,但周围人普遍陷入一种无聊又无解的生活状态。
“好像来到这里,就等于为了赚钱抛弃生活。”
胡悦不满足于此,她隐隐觉得,很多人都有丰富生活的想法,但总是缺乏一个公共的组织者。作为北京本地人,她开始主动承担起这个角色,试着在下班后和周末组织大家聚餐、爬山、玩桌游。
果然一呼百应,朋友们纷纷带来新的朋友。胡悦干脆从央企辞职,开了一家自己的社交俱乐部。在胡悦心中,它的理想样子,是一间独立在家之外的,迎来送往、热热闹闹的“城市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