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新手妈妈焦头烂额的事儿是什么?
当然是宝宝的睡觉问题!
好不容易把娃哄睡了,可他小动作不断,磨牙、出汗、惊跳、挠*、踢被子,甚至打呼噜!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睡眠不好不仅影响宝宝的身体和大脑发育,还会拉低颜值,甚至可能是疾病的征兆,家长们一定要重视。
今天,袋鼠麻麻就为大家梳理一下。
一、为什么宝宝睡觉会磨牙?
很多老人说,宝宝磨牙是因为肚子里有蛔虫。
真是如此吗?
其实,导致宝宝睡觉磨牙的原因很多,比如寄生虫、消化不良、牙齿咬合问题、情绪问题等。
1、寄生虫
一般来说,如果宝宝的肠壁受到寄生虫的*,很可能引起咀嚼肌的反射性收缩,从而出现睡觉磨牙的现象。
不过,驱虫药不能随便吃。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岁以下的宝宝无需驱虫。因为小宝宝基本都在大人的看护下活动,感染虫卵的几率比较小。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肝脏功能不完善,大多数驱虫药都含有影响肝功能的成分。
2、消化不良
宝宝消化不良,睡觉时肠胃系统仍然在工作,会导致咀嚼肌收缩,带动牙齿摩擦。
宝宝的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消化功能比较弱,如果家长喂养的方式不对,或者遇到生病、气温下降、肚子着凉等问题,很容易消化不良。
家长要通过观察找出宝宝消化不良的根源。
如果生病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如果是饮食不当,家长应该注意给宝宝吃易消化的食品,控制宝宝吃饭的次数和进食量,尤其睡前,不要进食太多。
3、牙齿咬合问题
很多孩子在长牙期间容易出现睡觉磨牙的情况,这可能是牙齿发育不好,上下牙接触时出现咬合问题,引起磨牙。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看牙医。
4、情绪紧张
宝宝的心理状态也会引起生理反应,比如情绪太兴奋、害怕、焦虑、没安全感等,都有可能*神经和肌肉,导致睡觉磨牙。
家长要多关心宝宝的情绪,适时安抚,睡前给宝宝听舒缓的音乐等,让宝宝有好的心理状态。
二、无意识挠*是怎么回事?
有些宝宝睡觉时会无意识地用手去挠*,这是怎么回事?
家长可以仔细检查一下宝宝的*,看看周围有没有像白线头的小虫子在动。如果有,可能是蛲虫感染。夜间,蛲虫会爬到*周围产卵,引起*发痒。
2岁以后的孩子接触外界的机会比较多,爬在地上玩或者吃东西时,虫卵很容易附着在手上,尤其是指甲缝中,随食物进入消化系统。
所以,如果发现宝宝感染了寄生虫,或者宝宝出现腹痛、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驱虫治疗。
三、宝宝也会打呼噜?
打呼噜真不是因为睡得香,对大人,对宝宝,都是如此。
那么,导致宝宝打呼噜的原因都有哪些?
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呼吸通路结构方面的异常,二是呼吸通路阻塞问题。
蓝色箭头表示气流,左图是正常的,右图是异常的
1、呼吸通路结构异常
孩子鼻腔、口咽、喉部等处存在结构或者功能异常,比如鼻腔粘膜肿胀、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喉软骨软化症等。临床上,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打呼噜的最主要原因,严重的还会表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2、呼吸通路阻塞问题
如果呼吸通路中存在鼻涕、痰、奶液等,气流的运行就会受阻,导致打呼噜。比如: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塞、流鼻涕这样的鼻部症状,也包括咽炎、喉炎等咽喉部症状;
胃食管返流,新生儿的胃容量小,入口较松,出口较紧,还呈水平状态,奶液很容易反流到食道或者口腔;
或者各种原因导致口腔和咽喉的口水或奶液太多······
四、宝宝睡觉出汗正常吗?
大多数情况下,宝宝夜间睡觉出汗是正常的。
宝宝活泼好动,而且植物神经兴奋性比较高,睡觉时仍然处于活跃状态,出汗会比大人多。不过,这种出汗有一个特点,往往是前半夜出汗、后半夜不出。家长只要注意调节室内温度、被子和衣服的厚度,勤给宝宝洗澡,涂抹爽身粉,保持皮肤干爽、清洁,避免破溃感染。
但是,如果宝宝整夜大汗淋漓,家长就要留心了。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比如营养不均衡,或者呼吸通路受阻塞导致呼吸费力等。如果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比如夜里容易惊醒啼哭、四方头、出牙晚、卤门关闭太迟等,一定要及时就诊,这有可能是佝偻病。
如果家长无法确定原因,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就诊。
五、宝宝夜间惊跳是怎么了?
很多宝宝睡觉时会惊跳,四肢和身体突然无意识抖动,这是新生儿期普遍存在的现象。
因为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较高,在遇到声音、光亮、震动、改变宝宝的*时,甚至什么都没发生,都可能惊跳,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一般来说,随着月龄的增长,惊跳会逐渐消失,不需特殊处理。
当宝宝出现惊跳时,妈妈可以用手轻轻安抚宝宝身体或双手,给宝宝安全感。
不过,如果宝宝5个月以后仍然经常出现四肢和身体的无意识抖动,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可能是神经系统出现了问题,也可能是营养摄入不足,比如缺乏维生素D或者钙,导致非特异性神经症状。
六、宝宝喜欢踢被子怎么办?
立秋之后,天气转凉,很多妈妈给宝宝加了被子。但宝宝似乎不领情,睡觉时总踢被子。
其实,导致宝宝踢被子的原因很多。比如,睡前玩得太嗨或者刚哭过,大脑皮质的个别区域在入睡后还保持着兴奋状态;盖了太厚的被子、穿了太多的衣服,被窝闷热,甚至压迫心脏和肺部;分离焦虑、不良的睡眠习惯······
一些身体不适,像牙痛发热、夜奶、纸尿裤该换了、消化不良、感冒鼻塞咳嗽、贫血、蛲虫病、营养不良等,都会降低宝宝的睡眠质量。
当然,也可能是宝宝入睡后在潜意识里练习翻身、坐、爬、走等本领。
那么,不同月龄的宝宝到底需要多少睡眠?如何安排孩子的睡眠时间表?如何让孩子睡一个舒服安稳的好觉?
袋鼠麻麻有一些建议。
1、保证睡眠时长
对于宝宝来说,在每一个月龄,对睡眠的需要是不一样的。
附:0至3岁宝宝睡眠时间表
当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睡眠时间和睡眠习惯也会有所差异,如果与表中数据稍有差异,家长不必过于紧张。
2、抓住宝宝的疲倦信号
当宝宝出现揉眼睛、打哈欠、目光呆滞、烦躁不安等表现时,这意味着他累了困了,家长应该抓紧时间哄宝宝睡觉,效果也比较好。
3、养成固定的哄睡套路
家长可以准备一套有规律的睡前步骤,比如,洗澡、换衣服、开夜灯、喂奶、拍嗝、*、使用安抚玩具等,给予宝宝充足的安全感。
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我该睡觉啦!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养成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在宝宝快入睡时,妈妈就要保证宝宝在床上,自己完成入睡的最后一步,千万不要轻易抱起来。
4、保证白天的小睡质量
想让宝宝晚上睡得好,白天的小睡必不可少。
这是因为,一整天不睡觉会让宝宝过于疲惫、焦躁不安,甚至出现一到傍晚就尖叫大哭,即使晚上睡着了,也会因为神经过于劳累紧张而频繁夜醒,影响睡眠质量。
从4个月开始,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培养宝宝的睡眠习惯了,在此期间,白天依旧可以使用抱睡、奶睡的方式,逐渐过渡。
家长们不用担心,白天1至2小时的小睡不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5、别让孩子睡前太兴奋
晚上,家长最好陪孩子玩一些安静的游戏,比如看书、讲故事等,睡前玩得太兴奋,孩子很难入睡,即使睡了也睡不踏实。
6、给孩子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宝宝睡觉的地方一定要安静、较暗,温度和湿度要适合睡眠,还可以放一些助眠的声音。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睡着后一定不要开着灯,这会影响褪黑素和生长激素在夜间的分泌,对宝宝眼睛也有*。
7、严格执行睡眠规律
家长一定要帮宝宝制定合理的起床和入睡时间,并严格执行,形成宝宝的作息生物钟。
晚上到了时间就准备睡觉,早晨同一时间叫醒宝宝,并让白天的小睡更有规律,有时候宝宝会哭闹反抗,家长一定不要心软呀~
有关睡眠的问题,
我们就先聊这么多,
家长们有啥想说的,
在评论区给袋鼠麻麻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