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站桩(八卦掌的“龙蹲虎坐”)

9790 160 0

我前些时候分享了一篇文章《形意拳的“龙蹲虎坐”》,实际八卦掌也讲“龙蹲虎坐”,强调“龍形猴相,虎坐鷹翻”。我在此谈谈对八卦掌“龙蹲虎坐”内涵的理解。

一、“龙蹲虎坐”是八卦掌的基本间架结构:

站桩讲桩架,练拳要求拳架,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站桩或练拳形成本拳种的间架结构,不管技击或行拳如何变化,基本的间架结构不能变,特别是在被重拳、快拳进攻时能否保持基本间架结构是练拳的要点。“龙蹲虎坐”就是八卦掌和形意拳的基本间架结构。为什么要这样的间架结构?内家拳都要求身备五弓,龙蹲就是形成身弓,虎坐就是练就腿弓。何为龙蹲谁都没见过,但我们看过电影里*人玩蛇的镜头。蛇盘成一团,在玩蛇人的笛声下蛇头向上支起蛇婆娑起舞。身人的脊背在腰部有一向内的生理弯曲,是为了缓冲脚步的震动保护头部而形成的。但对武术的发力及内气的通行不利,因此随着内功的增强命门会逐渐微凸形成“塌腰”,使脊柱形成“反弓”(对前手而言)。这种“反弓”的形成要求以命门(腰隙)为作用点,上由大椎(而不是头,头只起引领作用,而不能用力,否则就不是虚空了)向上拉伸,下由尾闾下垂向下拉伸,使脊椎每一节脊骨都被拉伸开,有利于利用脊柱和背后两条大筋的伸缩形成整体发力,也使脊柱内的两条经络督脉和冲脉易于贯通。脊柱的这种上下拉伸从意念上尾闾要重于大椎,保持上虚下实。八卦掌比较形意拳多了一层要求就是八卦掌讲究撑裹拧钻,因此八卦掌的脊柱(大龙)和两侧大筋是略呈麻花状,这样技击时才能形成龙形身法。

人平时习惯于直立行走,两腿在直立时是放松的,而腿部弯曲特别是单重坐在后腿时腿部是紧张的。但腿部的弯曲形成“腿弓”,有利于利用腿部由弯变直过程的弹力形成“力由根发”的整劲。所以要求通过“龙蹲虎坐”的桩架和走转时的拳架锻炼腿部的大筋和肌肉,使其逐渐适应这种拉伸而变的放松,即所谓“紧中求松”,由紧到松,进而达到全身从精神到形体的放松。形意拳的三体式,八卦掌的虚步下沉桩、青龙探爪桩都是单重桩,由桩随着重心的移动就变为走架,熟练后就逐渐形成步法带动的整体发力。八卦掌这种由于“虎坐”而在一定阶段形成腿部的“紧”的同时,上半身是放松的,全身处于下实上虚状态。



“龙蹲虎坐”间架结构的练习要点是胯首先要坐下去,胯坐下去气才能“气沉丹田”,胯坐下去初期是尾闾前卷、提肛敛臀使“会阴穴”单向关闭以保存住丹田气。但练到中、高层次要由敛臀变为溜臀,胯要坐到后腿上以使气沉脚底。

那么在站“*桩”这类双重桩时应不应该“龙蹲虎坐”?答案是肯定的。站*桩时两腿要弯曲,要坐在腿上,尾闾垂线要在双脚脚后跟连线的后边。当然如果开始站桩时年岁已大或大腿酸痛受不了可以减量,但两腿起码要微弯。有些武友站的是高桩,两腿直立,这种站法是比较放松,有利于长时间站桩入静,但如果上边两臂撑抱而没有腿部弯曲对腿部筋腱的拉伸,就形成上紧下松,气血向胸部集中,长时间练习对心脏和血压是不利的。

二、“龙蹲虎坐”有利于内气向丹田集聚:

“龙蹲虎坐”实际从身形上类似于“团身”,但八卦掌要求立身中正,因为八卦掌要围绕自身旋转轴不断旋转,“轴”弯曲了不利于绕轴旋转。我们以形意拳内功练法的演变来看龙蹲虎坐的演变。最初的心意六合拳桩功的代表是“鸡腿桩”,这是典型的低桩,很吃功夫。“鸡腿桩”的身形可以看作是团身的一种变形,由于腿部受到的压力很大,使气血由下向上向丹田集中继而自动沿督脉或中脉上行,感觉气血喷张、怒发冲冠。但鸡腿桩的双手是向下指,使气血下行,达到阴阳平衡。类似的低桩拳种还有自然门,虽然自然门和八卦掌相近都转圈,但由于自然门身架低,为保持平衡,身体必须前倾。低桩和低拳架由于上述原因,不需更多使用意念就可使丹田气足,但对拳架要求很严格,是以形得气。但需吃得了苦,此外要从年轻时练起,否则膝盖不一定承受的了低桩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