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二代目(御Mavic 2系列深度体验)

9790 263 0

御二代目(御Mavic 2系列深度体验)

“御”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大疆无人机产品系列。

这是之前多次使用大疆无人机产品之后所得出来的切身感受。倒并不是因为“御”在性能方面有多强悍,而是它在机身的便携和性能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这就让我这样的非专业用户,也能以较小的使用成本将它带出去飞行,而不是放在某个角落作为摆设。

在我看来,它不仅是一款好玩的无人机,而且还是一款能够用于创作的摄影器材。所以作为一个并不算发烧的玩家,在发布之前我对Mavic 2也保持了很高的关注度。

提前收到大疆的两台测试机(变焦版和专业版)后,我也迫不及待的拿出去体验了一段时间。现在是时候来谈谈我对这两款新品的使用感受了。

 

折叠式机身已经成为了御系列最基本的设计理念。毕竟,出于空气动力学的考虑,无人机并不像其他产品那样可以把设计作为第一优先级来考虑。来到了第二代产品上,大疆依据前代产品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反馈回来的问题,御Mavic 2系列的设计做出了一些改进性的调整。

 

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御Mavic 2系列的机身比前代要大了一圈。查询官方数据后得知,御Mavic 2系列比前代长了16mm,宽了接近8mm。机身最大的变化可能是重量方面,二代相比之前的产品重了170g。

考虑到两代产品之间的电池容量大致相当,可以断定,多出来的重量应该是用在了其他诸如传感器、云台等模块中去了。而这里有一个小细节,御Mavic 2系列的专业版的重量也比变焦版重了2g左右。

 

虽然个头和重量都肥了一圈,但御Mavic 2系列的便携性并没有因此受到多大的影响。折叠之后,依然可以很轻松地将无人机装进背包中带走。还有一些小的细节体现了御Mavic 2系列的新设计,比如电池与机身的接口转移到了内侧,这应该是出于防水的考虑。

另外,电池的电量指示灯和各种接口的位置也进行了调整,整个机身也变得更简洁干净。需要注意的是,正因为电池仓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前代Mavic Pro的电池也无法和御Mavic 2系列兼容了,这一点尤其要注意。

 

大疆此前开发出全新的静音桨此次也全系标配给了御Mavic 2系列,据说提升了飞行性能和噪音控制。飞行性能的提升很难感知,但噪声的控制是明显的。御Mavic 2系列显然要比Mavic Pro和AIR的噪声要低得多。

同样,由于其桨叶也采用了折叠式设计,我发现这种桨叶还能够一定程度增加其抗损伤能力。试飞的过程中,有一次过于靠近建筑物,导致桨叶打到了墙体,在这一瞬间,折叠起来的桨叶抵消了一部分作用力,最终发现桨叶没有丝毫的破损。

可能很多人在这里会有疑问:不是说御Mavic 2系列此次加入了全向避障吗?怎么还能出现这种意外?

  

事实上,我并没有手动关闭无人机的避障功能。这里其实存在一些误解,御Mavic 2系列此次在机身左右两侧以及后方加入了单目视觉传感器,整个机身的传感器数量增加到了10个,能够提供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的感知能力。但要注意,这里的感知能力并非是360°全覆盖,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死角和盲区。

最关键的是,左右两个方向的感知仅在智能跟随和三脚架模式下生效。在日常使用最多的P、S档模式下,左右两侧并不能实现自动感知。这就是我之前操作失误的主要原因。所以无论新手老手,日常飞行的时候一定要时刻保持对环境以及APP相关警示的关注,切莫大意。

 

由于机身大致和前代相当,在实际的飞行体验中,我并没有明显感受到御Mavic 2系列在飞行性能上的变化。受限于机身体积和重量,御Mavic 2系列在面对一些强风环境的稳定性表现似乎依然不如精灵系列。不过,这一次御Mavic 2系列在飞行动力上倒是进步了不少,最高飞行时速达到了72KM,这在一些需要高速跟拍的应用场景下显得尤为难得。

要知道,这样的性能提升是在电池容量几乎没变以及机身中塞进了更多传感器,飞机有了更强性能的运算能力的前提下实现的。而即便如此,官方给出的御Mavic 2系列的续航时间还是比一代要多了一分钟,不得不佩服大疆的研发能力。

当然,放到实际的飞行过程中,由于温度、风力等环境因素,官方的续航时间是需要打一些折扣的。但根据我们的试飞数据来看,在最近这种高温环境下,御Mavic 2系列依然能够保障27分钟左右的飞行时长。我对这样的续航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当然,要想飞的尽兴,也免不了要多买两块备用电池。

 

和机身设计一样,御Mavic 2系列依然采用了折叠式遥控器,依然需要搭配智能手机来使用。这样的遥控方案显然是为了照顾遥控器的体积,和御系列主打便携的定位相吻合。但也正因为要搭配手机使用,日常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便。

比如在夏季户外手机经常容易发烫,手机的来电会影响遥控等等。还是希望大疆能出一款自带屏幕的便携式遥控器,而据小道消息得知,相关产品其实已经在路上了。

 

虽然有一些小问题,但御Mavic 2系列的整个图传和飞控系统都没什么可挑剔的。御Mavic 2系列这次将图传距离升级到了8公里。而和之前一样,在信号干扰强度较大的城区,是实现不了8公里的飞控的。有时候飞机在几百米的距离内依然会出现信号弱,甚至是与飞机断开连接的情况。还是那个原则,在城市区域或者是远距离飞行时,安全操作。

终于说到此次御Mavic 2系列最重要的相机部分,相机是此次御Mavic 2系列升级最明显的地方。

 

首先是专业版,搭载了一块和著名光学巨头哈苏共同开发的L1D-20c相机,它拥有1英寸传感器,应用哈苏自然色彩解决方案,支持10-bit Dlog-M 模式。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一款能够上天的黑卡,而且还是年轻人的第一台哈苏。

    

上:专业版;下:变焦版

从实际拍摄的样片和视频的观感来看,专业版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绝对画质的提升。对比以上两组样片就可以看出,即便是在光线条件较好的室外场景,专业版的相机优势依然能够得以凸显。专业版样张的第一观感明显要好过变焦版。注意观察两张照片中树叶部分,专业版的细节和锐利度也是要稍好的。

 

夜间场景是最能表现专业版大底优势的地方。就是实际的体验来看,由于大尺寸CMOS的加持,专业版的夜间样张在噪点控制上相比前代有了明显的提升,纯净度更好。并且在一些暗光区域的细节表现也提升明显。

  

上:专业版;下:变焦版

据说此次专业版还加入了哈苏的自然色彩方案,但我感觉两台无人机的色彩表现差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差距。可以看到,专业版的色彩调校风格也跟大疆无人机的一贯的风格相接近,并没有特别刻意为之的处理。

  

不过,虽然变焦版的绝对画质稍逊一筹,但可变光学变焦镜头的加入却是其最大的优势。我认为变焦功能的加入除了获得更好的中焦段表现之外,也能在一些通过变焦来避免无人机过度靠近拍摄物,提升安全性。但其最大的优势我觉得还是在拍摄视频时,能使画面的镜头语言更加丰富,很多视频航拍爱好者能借此衍生出更多有意思的玩法。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御Mavic 2还加入了延时拍摄功能。在该模式下,相机会连续拍摄125张照片最终来合成一段延时视频。这种简单的直出方案倒是省事儿了不少,而且也让无人机的视频创作拥有了更多表现形式。

聊几个注意事项。

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跟我一样的非专业级用户,所以这里的选购范围也仅针对于大疆的消费级无人机产品,也就是大家最为熟知的“精灵”以及“御”系列。而需要确认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不是真的需要一台无人机?

 

相对于其他电子类产品而言,无人机的功能定位相对狭窄,同时又对使用条件有较高的要求,造成了其存在一定的使用门槛。就身边的案例来说,绝大多数人把无人机买回去之后一年也飞不了两次,基本处于吃灰的状态。如果你之前对无人机缺乏足够的了解,或者只是一时兴起,我的建议是你先想办法去大疆的线*验店或者去一些租赁机构实际体验一下再做决定。

第二个问题就是你的周边有没有合适的试飞环境?

即便是“御”这类小型无人机,也并不是就能为所欲为。目前,多地的相关部门针对无人机都有不同的管理规定。而目前对于小型无人机的限制区域主要分为禁飞区和限高区。禁飞区是指绝对禁止飞行的区域;限高区为飞行器在此区域飞行时,飞行高度将会受到限制(120m)。

 

要想知道你所在的区域是否能够合法飞行,只需要在大疆DJI GO4 APP中直接查询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各地的公安机关和空管部门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临时限制某些区域的飞行。所以在飞行之前一定要记得在APP中及时更新相关的飞行数据。

此外,即便是在非管制区域内飞行,也要注意避开一些特殊空域(比如一些军事、民防设施所在地)。要遵从当地的相关部门的管理规定,一定不要非法飞行。

明确了以上所有的要点之后,就来谈谈选购。

实际上,目前大疆的产品体系的定位已经非常明晰。如果你是一个纯小白用户,对无人机的需求就是出去游玩的时候拍拍风景,我建议你选择体型相对小巧、便携的御Mavic Air;如果你对于无人机的续航和画质有进一步的要求,同时又希望能够兼顾便携,那么御Mavic Pro、御Mavic 2系列是最佳的选择。

而进一步来说,普通用户建议直接选择御Mavic 2变焦版,对画质有要求的专业用户选择画质更好的专业版,预算相对有限的用户,一代的御Mavic Pro也会是一个相对有性价比的选择。

至于大家“精灵”系列和“御”系列的选择问题,除非是有专业用途,我建议普通用户依然选择“御”系列。

还是给御Mavic 2系列一个总结吧。从近两年御系列的产品来看,大疆给人的感觉是很重视这一个产品系列。不同于精灵系列偶尔的“挤牙膏”,大疆对于御总是关爱有加,乐于将自己最新的黑科技毫不保留的放到御系列身上。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综合性能方面,这次御Mavic 2几乎与精灵4全面看齐,更是带来了大底相机以及光学变焦等亮点功能,可以说大疆又一次革了自己的命。

照此下去,我估计可更换镜头的御系列产品或许也不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