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9790

军事纪实塔山阻击战(档案塔山阻击战第四集)

9790 2023-07-15 152
军事纪实塔山阻击战(档案塔山阻击战第四集)摘要: 军事纪实塔山阻击战(档案塔山阻击战第四集)...

军事纪实塔山阻击战(档案塔山阻击战第四集)

948年10月初,东北野战军主力已经对锦州的国民党守军形成合围之势,为了确保主力军能够顺利拿下锦州,那就要保证整个进攻过程不能让国民党的援军到达。

而塔山是通往锦州最近的一条路,除此之外,其余道路上不是荒山野岭就是汪洋大海,那么,塔山就是国民党援军的必经之路,能否守住塔山则直接决定能否攻下锦州。

正如中央对战场的分析,国民党派出近10万人,分别从海陆空三方面对塔山进行疯狂的进攻,而当死死守塔山的是东北野战军第4、第11纵队,总人数也就80000余人,不到国民党军力的1/10。

 


面对兵力如此悬殊、敌人进攻火力如此猛烈的局势,为什么林彪就是不动用总预备队进行支援呢?塔山阻击战是10月10日正式打响的,但是就在11日,林彪直接就给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塔山定能守住,锦州定能攻下!为什么一向谨慎的林彪在局势未定的情况下,可以说出如此肯定的话语?

先来介绍一下塔山以及塔山的地理位置。塔山的全称是“塔山堡”,但是并没有任何的山和灯塔,就是一个拥有一百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塔山的四面被白台山环绕,而东边又临近濒海,由此可见,这将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要想直达锦州,那塔山一定是必经之路,为何这样说?四周的白台山和濒海,国民党的10万军队怎么过?纵然国民党的军队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翻过白台山、跨过濒海,但是当他们达到时,锦州已经被东北野战军攻下,这支援则就变得毫无意义。

 


1948年10月10日,国民党的援军已经前往到达塔山,而就在前一天,东北

野战军第4、11纵队已经在这里修好了防御工事。国民党调集全部的火力,用十几门大炮直接轰击塔山的防御前线,顷刻间,所有的地堡遭到程度不一的破坏,掩体炸毁、枕木破裂、铁轨翻飞。

由于大炮的轰击,第4和第11纵队进入了短暂的“修整期”,而国民党的援军借助这个间隙,开始分波次地逼近塔山,黑压压的国民党军队犹如浪潮一般一遍又一遍地发动进攻。

但是第4、11纵队拼死抵抗,一排排国民党士兵纷纷相继倒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况越来越激烈。由于锦州战事吃紧,国民军这边更是心急如焚,仗着自己军队人数的优势,想用一天就拿下塔山,但是这无异于痴心妄想。

历时5天的塔山阻击战——打得异常艰辛

10日下午,塔山阻击战从凌晨开始就已经打了将要整整一天,国民党似乎失去了耐心。国民党军队开始采用密集阵型,甚至整营整团开始直接往逼近塔山。第4纵队的解放军战士的血性似乎在这一刻彻底爆发,所有前排的战士掏出白刃和冲上来的国民党军队绞杀在一起,对远处的敌军进行枪击,对冲到眼前的敌军采取近身刀战,短短几十分钟,整个战场硝烟弥漫,到处都是国民党军队的尸骸。国民党军队经过第一天的恶战损失惨重,此刻才意识到东北野战军的两个纵队在塔山部署的防御工事如此的坚固。

见到战况如此焦灼,林彪立即就对塔山的指挥官程子华下达军令: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塔山一定要守住,守不住,统统杀头。

这句话当时已经传达到第4、11纵队所有人员,上至指挥官,下至每一位解放军战士,他们已经报了必死的决心,两个纵队犹如杀红眼的猎人,只要国民党的军队敢来,那必将给其痛击。

11晚间,国民党的第一轮进攻结束,东北野战军的两个纵队让国民党的指挥官大吃一惊,没想到塔山会如此难攻。12日,国民党由于伤亡惨重没有再发动进攻,借助这个时间,两纵队开始对塔山的防御工事进行抢修,从而来抵挡国民党的下一轮进攻。除此之外,塔山的解放军战士进行了昨日的总结报告经验,根据国民党军的进攻特点研究最新的打法,这一举动更加增强了解放军战士的斗志。

 


13日,拂晓四时三十分,国民党的炮兵开始发动猛攻,无数枚炮弹冲入高空砸向塔山,随着震耳的爆炸声,国民党的部队黑压压的再次向前冲锋,但是这次的进攻似乎比11日的进攻更加艰难。前线全部都是解放军利用12日部署的防御措施,包括布满坚硬铁刺的铁丝网、事先埋好的地雷和增修防的坦克壕。虽然国民党发动了前所有的密集进攻,但都被解放军架在前线黑洞洞的枪口给打了下去。

国民党采用的人海战术似乎在这一刻反而成为了最愚蠢的战略决策。第4纵队在塔山阵地约1000米宽的正面上配置了16挺重机枪、49挺轻机枪、数十门各种身管炮和团属迫击炮,只要国民党敢向前冲锋,那么迎接他们的只有无情的子弹。

14日,这天既是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天,也是大获全胜的一天。凌晨5时,国民党似乎彻底失去了耐心,除了炮火开始轰击塔山,国民党海军的大炮也在同一时间对准了塔山的方向。所有的国民党军队犹如进入了一种疯狂的模式,特别是他们的第8师,反复采集三路密集冲锋的战法,完全不考虑阵亡的人数。

 


近日以来,最危险的时刻到来了,国民党第8师攻入塔山铁路桥头堡的防御阵地,大量的国民党军涌入塔山地堡,甚至爬到地堡的盖子上面,以为胜利近在咫尺,可谁知,他们依旧没能攻打下来。

国民党62军军长林伟俦看到8师已经越过了塔山的防御工事,于是准备调集21师的部队进行增援,从而顺利攻下塔山。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正在林伟俦调集军队时,第8师已经被解放军的反冲锋赶出了阵地。

从凌晨五点一直到上午十分,塔山仍旧没有攻打下来。所有的解放军战士聚精会神地盯着硝烟弥漫的战场,手握枪的扳机,随时准备迎接国民党的再次进攻。就在这时,塔山的身后传来巨响,这意味着锦州已经进入了总攻阶段,只要守住最后几个小时就能保证锦州顺利被攻下。

 


国民党彻底慌乱了,所有的部队开始疯狂进攻,几乎没有任何战术可言,他们的眼中只有身后的锦州。就这样,双方一直打到黄昏。

15日,锦州解放,塔山阻击战胜利。

程子华喊话:需要备用队支援

 


其实从塔山阻击战的第一战打响的那刻,指挥官程子华就已经给林彪打了电话,除了汇报当时国民党进攻猛烈、战事吃紧之外,还有一层言外之意,那就是启用总备用队。当时刘亚楼和罗荣桓两人就在林彪身边,他们二位分析了一下当时塔山的战况,也都一致认为动用备用队进行支援,林彪当时也同意了,点了点头。但就在刘亚楼拿起电话准备给第4纵队吴克华司令汇报启动备用队时,林彪伸手就把电话给摁住了,摇了摇头,“总备用队坚决不能动,通知第4、11纵队一定死守塔山。”

林彪坚决不用备用军的第一个原因

为什么国民党两次进攻塔山都以失败告终?不仅是塔山地理形势上的特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塔山的防御工事由野战军第4纵队进行负责,那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呢?
第4纵队是东北野战军最早成立的几个主力纵队,是一支以擅长打持久战、困难战而出名的队伍,从成立到1948年,经历的大小战役数不胜数,纵队里面大多都是作战经验丰富、临危不惧的资深解放军。

 


吴克华担任第4纵队的总司令,在他率兵前往塔山的过程中,林彪就已经给他传达了死命令,那就是“势必与塔山共存亡”。为了使第4 纵队战士的斗志最大化,吴克华将上级下达的命令传达到每一位战士。

“第4纵队主要担任此次塔山阻击战的防御工事,在场的所有战士们,你们也都知道这场战役是何等的重要!要想攻下锦州,靠的是这场仗。我们要抱着誓死的决心守住塔山,不给国民党任何的增援机会。倘若我们临阵脱逃、塔山失守,那么所有人就等着掉脑袋,包括我这个司令员。”吴克华在第4纵队所有战士面前振臂高呼。

第4纵队战士的作战经验如此丰富,又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投入战斗,这样子战斗力拉到爆满的一支队伍,林彪有什么理由不去信任?说白了,林彪不启用备用队,一部分原因就是出于对第4纵队作战能力的认可。

林彪坚决不用备用军的第二个原因

难道仅仅是出于对战士的信任,林彪就如此大胆冒险地不启用备用队?除了这一点,还有就是林彪可以通过两个渠道对塔山阻击战的情况进行实时了解,从而做出及时的调整,如果真的出现塔山守不住的情况,到时在启用备用军也不迟。那到底是哪两条渠道成为了林彪制胜的王牌呢?

林彪直接指挥第4纵队的副司令胡奇才去12师担任督阵指挥工作(12师隶属于第4纵队),如果说第4纵队在塔山阻击战中担任的是主要任务,那么12师担任的则是主要中的主要任务。所以,12师则成为了整个塔山阻击战的核心部队。

 


胡奇才前往12师担任指挥工作时,罗荣桓政委亲自给胡奇才打了一通电话,上来就一句,“接听事小,干系事大”,就是让胡奇才重视这次通话的内容。随后,罗政委又说了下面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你不要当那个马谡,我也不当这个诸葛亮。”那这句话到底有什么深意呢?

这里就有必要说一下马谡和诸葛亮的过往了。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尤为器重他的这点,几乎每天都要找他商讨军事,甚至从白天谈论到夜晚。建兴六年,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时,因为自作聪明,感觉诸葛亮的作战指令不够“完美”,于是擅自做主,改变了诸葛亮下达的指令,最终导致街亭失守。那马谡最后落下一个怎样的下场呢?后世流传两种说法,其一就是被恼羞成怒的诸葛亮处死,其二就是死于狱中,总之结局都不好。

罗荣桓政委既然说了这样的话,那就表明守住塔山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胡奇才的压力也是非常大,但是他也必须要担起这个责任。

“林总要我们守塔山6~7天,我们要与塔山共存亡。”这是胡奇才到达12师的第一句话,随后,嘴巴里面又蹦出几个字,“守不住,统统杀头。”

这几个字一说,所有人都明白此次能否守住塔山关乎整个解放军的战局,将领们反复强调“共存亡”,每一次都是在给自己和解放战士们打气。

14号的时候,在胡奇才担任督军起到了很大的动员作用,12师打得特别漂亮,林彪直接越级对胡奇才和12师直接发表彰电报,这更加鼓舞了12师全体解放军战士。由此可见,派呼胡奇才去12师担任指挥工作还是非常正确的一个决策。

这就是林彪的第一条渠道,通过胡奇才在12师担任指挥工作,可以报告给林彪塔山这边的情况。

 


除此之外,林彪、罗荣桓把他们的作战处长苏静派到了第4纵队,一方面可以对他们的防御作战进行指挥,另一方方面,苏静携带的有电台,可以直接将塔山这边的作战情况发给林彪和罗荣桓,以便于他们实时了解战况。这就是林彪的第二个渠道。

总结

第4纵队的吴克华司令和政委们在日后谈到这件事时,还打趣道,“苏静是给我们派过来的一个监军。”但这透露出林彪对塔山战况的关注度,即使没有亲临战场,心也和解放战士们连在一起,只要塔山这边稍有失败的趋势,那么他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备用队进行支援。

评判一个战事打得漂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具有军事常识的人几乎都了解一点,那就是作战过程中,预备队越晚启用、或者不启用,那这场仗打得才最稳当、最漂亮。

而林彪对战局的精准把控恰恰体现出了他的临危不乱,倘若当真在一开始就启用备用队,塔山阻击战未必就比历史上的打得好,有时候一场战役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领导层面往往起到关键作用。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