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坐不住,不守规则,上课的时候喜欢乱跑,家长头疼,老师头大,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引导呢?
咱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出现这个问题的大多数是男孩子,男孩体内*神经活跃的多巴胺分泌的比女孩要多得多,所以男孩子精力会特别旺盛,如果一个孩子整天坐着一动不动,那反而要引起注意了。
第二:专注力不好。
孩子总坐不住,跟孩子专注力不足有很大关系,孩子不能保持一段时间的专注,不能集中精力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总容易被窗外飞过的鸟,教室门外的说话,走路声音吸引,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孩子越大越麻烦。
第三:求关注。
孩子在家里是全家的小太阳,在幼儿园里失去了众星捧月的感觉,孩子会觉得很失落,为了博得老师的关注,孩子就会故意做一些违反规则的事情。
第四:习惯没养成。
比如,在家里习惯了被追着喂饭呀,孩子只要犯错就会遭来家长一顿大骂,导致孩子逆反心理强烈;
或者在家里没有形成规矩,玩具乱扔乱放,想干什么就必须干,这样的成长经历也会导致孩子出现坐不住,不遵守幼儿园规则的情况。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引导呢?
第一: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亲子共读绘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绘本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一起观察细节,陪孩子一起想象,一起推测人物的心里感觉,一起猜测故事的结局,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孩子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大脑高度集中的能力。
另外孩子陪孩子一起通过玩玩具的方式锻炼专注力,比如,乐高,雪花片,积木,拼图,橡皮泥,太空沙,都可以锻炼孩子的耐心,让孩子逐渐可以坐的住。
第二: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很多孩子在家里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园也会表现得自由散漫,所以,在家里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约束孩子的行为,作用非常大。
比如,回家之后,书包,鞋子要放在指定的位置,玩具玩过之后要整理归位,饭前便后洗手等。
孩子的专注力提升了,规则意识有了,慢慢地,孩子就能够坐得住,守规则啦。
任性的孩子怎么教育
在生活中,有的孩子非常懂事,从不违背父母的指令。而有些孩子则非常的顽皮,不听大人的话,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如果身边的人不惯着自己,他们就会撒娇耍赖,无所不用其极,这让许多的家长头疼不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这几个敏感期,“执拗敏感期”、“完美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和“情感敏感期”。在这段时间里如果父母不满足他们的需求,孩子就会大闹情绪,丝毫不顾及周围人的看法。这些时期多产生在孩子6到10岁这个阶段,这时候因为孩子的生长环境在发生初步的改变,再加上这个年龄的孩子会产生自我意识,所以孩子会不适应,就导致了一些敏感期的产生。
有些时候孩子会因为在上课期间与同学的一点小口角就变得蒙蒙不乐一整天,这是因为孩子对情感这一概念变得重视起来了,从而进入了“情感敏感期”导致的。
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多数的孩子都会表现出抗拒的状态,不愿意离开父母的身边,这是因为上学这个活动打破了孩子之前的生活秩序,让孩子产生恐惧和不安,这就是“秩序敏感期”中孩子正常的反应。这时候父母应该多给予关心呵护,让孩子能尽快适应。
大人在这些时期对待孩子的正确方法,就是要给予孩子无限的爱和支持,通过沟通互动的方式让孩子变得懂事起来。在这个时候孩子的任性是很正常的表现,因为这才显示出了孩子正在成长,离一个真正独立的人越来越近。
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任性,尽量满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但是在尊重的同时,也不能过分的纵容孩子的任性过度发展,这会让家长对孩子的爱适得其反。那么家长要怎样做才能改善孩子的任性呢:
1.在孩子任性时,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
有些大人在孩子耍小脾气的时候自己也会非常的生气,会对孩子破口大骂,有的时候甚至还会打孩子,这样对家庭关系有很大的影响,也会让孩子变得更叛逆。正确的做法是耐心地引导孩子,告诉孩子他的要求和需求是不合理、不正确的,让孩子更具有是非观。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说孩子对某种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家里却没有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的时候。家长就要学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相近的东西或者是孩子感兴趣而且有条件得到的东西对孩子进行诱导教育。
3.给孩子一点适当的惩罚
在孩子不断的任性要求下,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适当的惩罚。比如说收起孩子的玩具或者减少孩子外出的时间。等孩子冷静下来父母再去劝导孩子,并把惩罚撤销,孩子会更容易接受父母的观点。
4.跟孩子及时沟通
有研究表明,缺乏沟通的家庭中的孩子会比频繁沟通家庭的孩子更加蛮横任性。因为孩子不能将自己的需求或者心愿及时透露给家长,这会让孩子产生焦虑的心理。所以孩子才会变得更加任性。父母一定要抽空多跟孩子沟通交流,一方面能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教导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