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糟糕有三个根本原因(成绩不好的改进措施)

9790 159 0

成绩糟糕有三个根本原因,解决了,进步很快

孩子学习很累,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周末也不得闲,家长也跟着操心受累,可是有些学生,成绩很糟糕。

作为常驻孩子身边的观察者,我总结了三个根本原因。

首先,部分学生没有学习欲望。

有一次,我劝一位女生,“你总得为了更好的将来拼一把吧?”

她说:“老师,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就挺好,要钱给钱,家里生活也可以,想吃猪头肉了,完全买得起。”

如果这话出自一个10岁以下的孩子,还好理解,可这是一位年龄过了18岁的高中生啊。

难道好的生活标准就是能够吃得起猪头肉?如果一个人的梦想,只是停留在满足低级感官、物质需求,而没有其它的高尚与美好,能指望他付出坚韧的毅力去为梦想打拼?

为什么他们在花朵尚未绽放的年龄,显得那么老气横秋,了无生机,明明并没有经受岁月的冰霜。

这些孩子的心里,缺一颗梦想的种子。

没有见过天地的广阔就没有梦想,没有梦想就没有具体目标,没有目标哪来动力?没有动力的前进随心所欲、遵循本性、顺其自然,然而,所有的成长和进步,都是反人性的,都是逼着自己前行的。

种植梦想的方法,自然是让孩子去见识、去体验、去经历。不能体验真实的生活,也可以参加主题活动,当然缺不了大人的引导。

也许你家很富裕,富裕是一柄双刃剑可能让孩子看得更高远,也可能极端挫伤孩子的进取心,“躺平”也可过好一生,干嘛还要奋斗不是?那你就带孩子来我家做客吧,体验贫穷的日子怎么过,不过要多带礼物。

再说“思考”这个问题。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时候不思考就会“罔”,“罔”是迷惑,没有收获的意思。没有思考的学习,就不会有收获。只有思考过,想明白了,才会学会知识。不明白,靠死记硬背,虽然能够背诵,但没用。

即便有思考,还有个思考的深度问题,浅层次的思考,有浅层次的收获,而高手都是深入思考、细致思考的人。

拿我自己跟过去相比,过去我读到一篇好文章,会惊叹“真好”、“好有道理”,做读书笔记,至多走到找时间再看笔记,没有下文了。学习写作之后,我能看到文章表达的道理、批判性消化吸收、转化成认知和行动。我还会看到这篇文章为什么吸引了我,可能是材料新颖、可能是立意高、可能题目诱人、可能第一段稳住全场、可能是逻辑结构科学有力、可能结尾回味悠长、可能语言真诚、可能全篇节奏松紧有致,也可能兼而有之。

我很享受做一回解牛的庖丁的感觉,“目无全牛”,把一篇文章肢解成一地的零件。思考够细、思考够深,收获自然更大。

真有学生学东西是不思考的,我的学生,高中的学生,现在仍然有分不清词性的情况,学了十年英语,没有想明白:当主语的,应该是名词,而不是动词原形,动词竟然有主动和被动语态…。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如果不思考,跟一棵芦苇无异,也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第三,“熟练度”的问题。

“熟练度”指经过反复练习,你产生某种程度的自动化,不需思考、不需格外努力、轻松实现。“熟练度”区分开了“生手”和“圣手”,“生手”满足于理解了怎么回事,“圣手”能够做得非常到位。

抖音上,一位二胡演奏大咖谈论他的学员遇到瓶颈期时,说“有些学员学习进度过快,刚刚找到了某个音的位置,就觉得自己学会了,匆匆进入乐曲的练习,我让他找出某个音的时候,他左试右试,好半天才找到,这是典型的不熟练的问题,是永远学不好二胡的,除非他每天坚持练习基本功,达到指法纯熟”。

当你的注意力被分配给基本操作时,你就没有注意力分给灵感和神韵了。在学习中也是这样,你如果一直在思考字词怎么写,就无暇照顾语法和逻辑了,文章自然写不好,在听听力时,你如果听到一个单词,还需要想一想它的意思,那你很可能错过后面全部内容。

把一个事情训练到自动化,不假思索,就像骑车、走路、吃饭,你才能爬下一个更高的平台。

但熟练度这个要求,最容易被忽略。上周看朋友检查孩子英语朗读作业,说已经基本通过了,又让孩子读一下,我发现,的确能够读下来,但有错误,更要命的是,根本不熟。

对于学习来讲,读熟、能够背诵,才会产生效果,是吗?如果满足于读下来,那天下就再没有完不成的作业,因为要达到不熟练地、不准确地读一篇,不学也能做到,是吗?

熟练、熟练、熟练,是学好的第一标准。

孩子,从小聪明可爱,给我们带来很多欢乐,自上学开始,就开始吃苦、努力,也有好多年了,吃了这么多年的苦,成绩如果很差,

冤!

原因主要在以上三个方面,一缺学习动力,二缺思考,三缺熟练度。没有学习的动力很可怕,不会用心思考很绝望,达不到熟练度很可惜,都会导致学习低效、无效。

应该好好分析这三个方面,从最基本、最底层、最简单的环节入手,培养这三个好习惯。

有了这三个习惯,还需要担心孩子不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