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可通过术前评估、术中操作规范、术后导尿管理、膀胱功能锻炼及药物干预等方式预防。排尿困难可能与手术损伤、尿道水肿、膀胱功能恢复延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流变细、排尿费力、尿不尽感等症状。1、术前评估
术前需完善尿流动力学检查及前列腺超声评估,明确尿道狭窄程度与膀胱功能状态。对于合并膀胱逼尿肌无力的患者,可提前进行盆底肌训练。存在严重尿道狭窄时,可考虑术前短期留置导尿管缓解梗阻。
2、术中操作规范
手术中需精细处理前列腺尖部组织,避免过度电灼导致尿道热损伤。采用保留尿道黏膜的技术可减少术后瘢痕形成。术中注意保护膀胱颈括约肌功能,必要时使用可吸收缝线重建尿道连续性。
3、术后导尿管理
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3-5天,选择硅胶材质导管减少刺激。拔管前需进行膀胱冲洗清除血块,并行夹管试验评估自主排尿功能。若出现明显排尿困难,可延长导尿时间或更换更细型号导管。
4、膀胱功能锻炼
拔管后开始定时排尿训练,每2-3小时排尿一次避免膀胱过度充盈。采用双重排尿法排空残余尿,配合腹式呼吸放松盆底肌肉。术后1周起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尿道括约肌力量。
5、药物干预
对于术后早期排尿困难,可短期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松弛尿道平滑肌。存在明显炎症水肿时,联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局部肿胀。合并膀胱过度活动者可加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调节膀胱功能。
术后需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摄入酒精及辛辣食物刺激尿道。穿着宽松衣物减少会阴部压迫,坐浴时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定期复查尿流率及残余尿量,若持续存在排尿困难或尿潴留超过1周,应及时返院进行尿道扩张或二次手术评估。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夜间起床排尿时注意安全防护防止跌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