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近视的方法主要有针灸疗法、耳穴压豆、中药调理、推拿按摩、食疗辅助等。近视在中医理论中多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或脾胃虚弱有关,需结合体质辨证施治。1、针灸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睛明、攒竹、承泣等眼部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眼周血液循环。针对肝肾阴虚型近视可配伍太溪、三阴交等穴位,脾胃虚弱者加足三里。需由专业医师操作,10-15次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避免过度用眼。
2、耳穴压豆
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部眼、肝、肾等反射区,通过持续刺激调节脏腑功能。每日按压3-5次,每次1-2分钟,两耳交替进行。适用于青少年假性近视的辅助治疗,需配合定期视力复查。
3、中药调理
肝肾不足者可选用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气血两虚适用八珍汤加减,含枸杞子、菊花等明目药材。脾胃虚弱型常用参苓白术散配合决明子代茶饮。需中医师辨证开方,避免自行用药。
4、推拿按摩
采用开天门、推坎宫等手法配合睛明穴点按,每日早晚各做5分钟。可缓解眼肌疲劳,改善调节功能。操作前需修剪指甲,手法需轻柔,眼部皮肤破损或炎症时禁用。
5、食疗辅助
日常可食用枸杞猪肝汤、胡萝卜小米粥等膳食,补充维生素A及叶黄素。蓝莓、桑葚等深色水果含花青素有助于视网膜健康。避免辛辣油腻饮食,脾胃虚寒者慎食生冷。
中医治疗近视需坚持3个月以上方能显效,期间应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每用眼40分钟远眺5分钟。青少年患者建议每半年进行散瞳验光,若近视度数进展过快需及时结合西医矫正。注意阅读时光线适宜,保持正确坐姿,适当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等调节眼球运动的体育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