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母乳的婴儿通常需要打嗝,有助于排出吞咽的空气。母乳喂养过程中婴儿可能吸入少量空气,导致腹胀或不适,拍嗝能缓解这类问题。
母乳喂养时婴儿的吸吮动作可能带入空气,尤其是哺乳姿势不正确或乳汁流速较快时。空气积聚在胃部可能引发吐奶、哭闹或睡眠不安。拍嗝可通过竖抱婴儿并轻拍背部实现,促进空气排出。建议在单侧哺乳结束后或婴儿表现出烦躁时进行,每次拍嗝持续1-2分钟。
少数情况下婴儿可能无需频繁拍嗝,如母乳喂养效率高、婴儿吸吮时较少吞咽空气。观察婴儿若无腹胀、吐奶等症状,可适当减少拍嗝次数。早产儿或胃食管反流患儿需更注重拍嗝,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方法。
哺乳后可将婴儿保持头高脚低体位15-20分钟,减少吐奶风险。注意观察婴儿吃奶时的吞咽声音,避免过度喂养。若拍嗝后仍持续哭闹、拒食或体重增长异常,需排查肠胀气、乳糖不耐受等问题,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