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气管堵塞可能由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支气管镜取出、药物治疗、氧疗、体位引流、抗感染治疗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1、支气管异物
儿童误吸玩具零件或成人进食呛咳可能导致异物堵塞小气管,表现为突发呛咳、呼吸困难。需通过支气管镜取出异物,紧急情况下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预防需避免给幼儿接触细小物品,进食时保持专注。
2、支气管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引发支气管痉挛,黏液栓形成可导致小气管堵塞,伴有喘息、胸闷。需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控制炎症,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急性发作。环境过敏原回避和规范用药是关键。
3、慢性支气管炎
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导致气道慢性炎症,痰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黏液栓堵塞小气管。表现为持续咳嗽咳痰,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液化痰,配合多索茶碱片扩张支气管。戒烟及佩戴口罩有助改善。
4、支气管扩张
反复感染造成支气管结构破坏,痰液蓄积引发局部堵塞,典型症状为大量脓痰。需采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稀释痰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控制感染。每日进行体位引流促进排痰。
5、肺部感染
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可引起小气管炎性分泌物堵塞,伴随发热、咳黄痰。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阿奇霉素分散片,配合雾化吸入治疗。保持充足水分摄入稀释痰液。
日常需保持环境空气流通湿润,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吸烟者应严格戒烟,接触粉尘时做好防护。若出现持续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监测气道状况,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