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可以通过骨髓移植治疗,但需根据类型、分期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评估。骨髓移植适用于高危或复发难治性白血病,治疗核心在于重建健康造血系统。
1.骨髓移植适应症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高危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复发者、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急变期优先考虑移植。儿童标危ALL通过化疗治愈率高,通常无需移植。移植前需完成诱导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并评估器官功能。
2.移植类型选择
异基因移植采用健康供者干细胞,适用50岁以下无严重合并症患者,需配型成功(HLA全相合最佳)。自体移植使用患者自身干细胞,适用于特定淋巴瘤或缓解期采集细胞,但复发风险较高。半相合移植扩展了供者来源,父母子女常作为候选。
3.治疗过程分三阶段
预处理阶段用大剂量化疗(如白消安+环磷酰胺方案)清除病变骨髓,可能联合全身放疗。干细胞回输后2-4周等待植活,需预防感染与排异。后期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甲氨蝶呤),监测嵌合状态。
4.辅助治疗关键点
抗感染管理包括预防性使用复方新诺明抗肺孢子虫,更昔洛韦防CMV病毒。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需早期干预,皮肤型可用糖皮质激素,肠道型加用霉酚酸酯。移植后每3个月监测微小残留病(MRD),复发可尝试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骨髓移植是白血病治疗的重要手段,5年生存率可达40-60%,但需严格筛选病例。治疗成功依赖移植中心经验、精准的并发症管理及患者依从性。建议确诊后尽早咨询血液专科医院,完成配型及移植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