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宝宝都是“抱着呼呼睡几个小时,放下立马醒来”?
可能刚出生的宝宝还好,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也比较乖,但出生后没多久就开始变身“睡眠小恶魔”,各种“折磨人”了。
有时喂奶抱着睡着了,如果一直抱着的话,就可以很踏实的睡很长时间,不管什么时候,一旦放下,立马哼唧。
其实,对于小月龄宝宝来说,这是正常现象,主要可能是这几种原因。
原因一:还不太适应“新环境”
孕期的十个月,宝宝待在子宫里,是一个被羊水包围的环境,不仅温暖而且还有种“束缚感”。
但出生后,只有在大人怀抱中才能有“类似的感觉”,让宝宝感觉踏实,踏实时自然也睡得好。
原因二:婴儿的“特殊睡眠周期”
小宝宝的睡眠和大人不一样,虽然也是“深-浅”睡眠交替,但一个睡眠周期要更短,基本45分钟左右,而且是深睡眠和浅睡眠各占一半。
所以当大人抱着哄着,准备放下时,若宝宝正好处于“浅睡眠”,那就很容易醒来。
原因三:和小婴儿发育不成熟有关
首先,是新生儿反射中的“惊跳反射”,是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而出现的一种“自我保护性行为”,但是正常的。
表现:当宝宝突然失去支撑、受到惊吓时,出现的伸开双臂、手指张开、双腿挺直、头部后仰的态势。
那当宝宝由“被抱着”到“放床上”时,会被突然失去支撑而惊吓到,就会出现这种反应;因此,不想让宝宝醒来,放下时的姿势就很重要了。
其次,是前庭功能发育不完善,如果宝宝被放下的速度过快,就会让宝宝有种暂时“失衡”的感觉而惊醒。
原因四:宝宝肚子不舒服,如肠胀气、肠绞痛
肠胀气或肠绞痛,是大部分宝宝都会经历的,只是不同的宝宝轻重程度不一。
如字面意思,其实就是宝宝肚子不舒服,但并不是一直存在,只有当宝宝吃奶后、受凉了,肚子里“有过多气体”时才会出现不舒服而哭闹。
肠胀气或肠绞痛,快速有效的缓解方法就是“排气”。
比如让宝宝趴在大人肚子上、趴在床上、趴在大人胳膊上(飞机抱),或是裹襁褓、增加保暖等。
而被大人抱着时,不仅增加保暖,也容易通过“外部压迫”帮宝宝排气,让宝宝感觉舒服,不难受自然睡得安稳、能多睡会儿。
相反,放床上上一般是仰睡姿势,是不会起到这种作用的,可能会加重肚子不舒服而醒来,甚至哭闹。
原因五:已养成了“抱睡”的习惯
如果从出生后就经常抱着,不管醒着还是睡着,就容易养成“抱睡”的习惯。
抱睡时被“被包裹和束缚”的感觉,很像肚子里被羊水包裹的感觉,让宝宝感觉踏实放松,有助促进睡眠,当放下时,这种踏实舒服的感觉被解除,宝宝自然会不干。
宝宝中招“落地醒”,家长可以试着做好这些细节
其实,了解了导致宝宝这种睡眠状况的原因,想解决就容易多了。
细节一:裹襁褓/睡袋
不管是宝宝还没适应新环境,还是惊跳反射,甚至部分肠胀气,都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解决。
解决的根本是:给宝宝营造一个“被包裹”的温暖环境。
裹襁褓或使用合适的睡袋都可以,这样宝宝可以睡得更踏实些。
细节二:抱着睡着,放下时“有讲究”
① 放下的时机:睡着后20分钟左右再放下
前面也分析了小婴儿的睡眠周期,那如果在浅睡眠状态时放下,宝宝就容易醒来,但如果当宝宝处于深睡眠状态时再放下,就相对没那么容易醒。
以上说的是理论的“理想状态”,毕竟实际生活中宝宝各不一样,那也可以通过些“小妙招”判断宝宝是否进入深睡眠:
轻轻抬下宝宝胳膊,如果是软软的很放松,而且也没要醒的感觉,就说明宝宝睡熟了,可以尝试放下来了。
② 放下的动作,要柔要慢
前面的原因中分析到了宝宝 前庭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要放下的动作过快,容易惊醒宝宝,因此要柔要慢。
放下时最好大人的身体一直贴合着宝宝,同时随宝宝俯身;
先放宝宝屁股再放头,减少不必要动作,在这个过程中,若宝宝抽动或要醒,就先轻轻拍拍宝宝;
最后再慢慢起身,把小被子的上边掖紧点,观察宝宝没醒来的表现时再离开。
细节三:平时注意预防和缓解肠胀气、肠绞痛
预防为主,比如每次喂奶后要拍嗝、喂奶方法要正确(减少吃进去过多空气)、经常给宝宝做抚触按摩、飞机抱、裹襁褓或睡觉时穿睡袋等。
当宝宝已经出现肚子不舒服时,要正确缓解,比如 顺时针方向按摩肚子、做排气操、飞机抱、热敷(注意避免烫伤宝宝)等。
宝宝肚子不难受,对大人的怀抱也就那么太“依赖”。
细节四: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比如平时不经常抱着,减少抱着睡着,也尽量不要奶睡,从小习惯让宝宝自己躺床上睡。
了解宝宝的睡眠信号,适时哄睡。如宝宝打哈欠、眼神呆滞、总揉眼睛、对周围事物没了兴趣等,都可能是犯困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