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当一例试管婴儿露易丝布朗出生的时候,整个辅助届还只停留在完全依赖于自然周期中排出那仅有的一颗卵子做体外受精,那时候的成功率都只能用个位的百分数来计算。
卵子多,形成的胚胎就多,成功率就高,这曾经是试管婴儿一直坚信的真理。为此,如何获取更多的卵子,是曾经辅助生殖医生一直追求的真理。
于是为了抑-制LH峰,1982年,Port和Craft开发了激动剂方案,在激动剂的作用下,脑垂体会在7-14天后彻底失去分泌LH的功能,俗称降调(脑垂体脱敏),LH的降低可以避免优势卵泡的快速生长,从而给予其他小卵泡发育的机会。延长整个卵泡募集的窗口,也正因为脑垂体无法分泌LH产生排卵,所以俗称防破卵针。为了破卵,人们又开发了HCG促绒毛性腺激素的外用激素排卵方案,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夜针方案。
然而激动剂方案容易引发卵巢过激反应、腹水、呕吐等副作用。所以为了提高试管的安全性,1998年,拮抗剂方案终于问世,与激动剂相比,它不需要7-14天,使用拮抗剂后脑垂体立即脱敏,停药后迅速恢复,并且拮抗剂方案在前期处理和后期排卵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为了避免OHSS,而采用激动剂破卵等等),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间,没有更多的防破卵药物出现,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激动剂和拮抗剂方案的改善上。
到底什么决定了一次促排的成功与否,又该如何评估促排方案呢?
促排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取到数目多质量好的卵子。根据这个目标,所有的促排方案可以从三个要素来进行评估:
1、卵子数量:我们将按照促排方案是否有利于获取更多的卵子来进行评估
2、卵子发育质量:我们将按照促排方案中各种激素对于卵泡的影响来评估,通常外用的促排药物不如来自于人体自身脑垂体分泌的激素。这主要跟药物品质,人体激素分泌的脉冲时钟有关系(人体内的FSH等性腺激素是按照90-120分钟分泌一次而进行的,并非一次性注入大量激素,这符合卵泡的自然生长节奏)
3、卵泡发育的同步性:有没有遇见过在促排时,卵泡发育大小完全不一致的情况,这其中有很大程度原因,跟体内的LH水平有关系。如果LH控制的较低,就可以让卵泡发育的尽可能大小一样,而LH较高会导致优势卵泡的提前破卵,导致周期失败。